推荐阅读 | 基于CMMI2.0的思考 |
新闻类别: 行业动态 浏览量:2081 |
强化资产使用——基于CMMI2.0思考对项目策划实践域的优化
CMMI 2.0的项目策划有了很大的变动: 将估算独立为一个实践域; 将集成项目管理中的策划内容并入到计划实践域中来; 对实践进行整合。 除了这些变动之外,CMMI 2.0中有些新的实践要求也值得我们借鉴过来优化我们的软件过程管理体系。 对估算的优化
1. 估算不仅用于软件,也可用于硬件 软件的策划始于估算,软件的估算从规模估算开始。而在CMMI 2.0中规模的含义更加广泛,它不仅仅用于前版的软件开发方面,也可以用于服务、硬件开发、供应商管理等诸多方面。比如:服务的规模可以是服务请求的类型和数量;硬件开发的规模可以是组件数量、焊接点数量、软硬件集成点数量等;供应商管理的规模可以是采购物品的数量等。 这就意味着硬件也可以通过类似软件的估算方法获得估计的结果后再来排定计划。 2. 组织应当在不断优化后建立起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 虽然有很多比较成熟的估算方法,像宽带Delphi方法、模型法、功能点估计……,但这些估算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陷,使用起来也会有诸多不便。组织应当有意识地积累经验数据,形成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以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成熟度达到3级的组织应该做到的。 对计划的优化
1.裁剪掉数据管理计划 CMMI 2.0的计划实践域没有了数据管理计划的内容。 我们在实施GJB5000A的时候,也觉得数据管理计划和跟踪像个鸡肋,做这个实践感觉只是为了符合标准要求,并没有感受到它对项目有什么帮助。曾经有位主任评价员就主张不打数据管理计划的问题,他认为这些鸡毛蒜皮的问题只会让被评单位增加一些无用的合规记录,不会给它带来帮助。 现在,CMMI 2.0给了我们裁剪掉它的依据了,不裁剪掉它等啥呢! 2.更好的知识技能策划 在2.0中给出了项目成员应具备的关键技能的示例。这些示例表明项目成员除了掌握与软件开发和使用工具设备等硬核技能之外,还应掌握诸如沟通这样的软技能。 另外,2.0中给出了一些找出人员现有技能和项目所需技能差距的方法:个人的自我评估、个人的先前经验、测试、培训记录等。 所以,在我们的软件过程管理体系中,应当补充上述内容。 3.加强计划评审 在CMMI 2.0中要求“确保个人参与评审他们所负责的工作和启动工作的输入”。 以前常常听到有人报怨计划无用,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根本没有考虑到相关方的参与以及获得相关方的承诺。 在计划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计划的评审,以清楚自己的工作和工作启动的条件,同时,同意计划通过评审,也产,意味着他做出了完成自己工作的承诺。 CMMI 2.0中的这句话对于其他的评审也有意义,评审自己负责的工作和工作的输入意味着除了参与自己负责的工作产品的评审之外,还应参与自己工作输入的工作产品的评审,即下游工作的人要参与上游工作产品的评审,比如编写需求规格说明的人要参与软件研制任务书的评审。 4.使用组织资产辅助集成计划的制定 在2.0中,由于使用组织资产进行策划与集成计划两个实践合并为一个实践,在实施的时候应注意使用组织资产制定的计划不仅仅是软件开发计划,而是包括所有要集成的计划。 5.使用大数据进行策划 CMMI 2.0将统计和量化技术引入到计划实践域,通过组织的过程性能基线和模型来识别出项目过程的备选方案,然后通过DAR的方法进行决策,从中选择项目过程方案。 这是对成熟度达到4级组织的要求。不是4级的组织还是先做好前面几项优化吧。 以上是基于CMMI 2.0给出的对项目策划实践域的7项优化建议。 注重实践价值——基于CMMI2.0思考对配置管理实践域的优化
CMMI 2.0给出了配置管理实践域的价值是: 减少工作损失,并增加向客户提供正确版解决方案的能力。 配置管理实践域的这个价值观,我们在以往实践中只注意到“提供正确版本”,往往忽视了“减少工作损失”。 同时,CMMI 2.0中基线不仅有软件基线,还有硬件基线。这意味着2.0的配置管理不只适用软件项目,同样适应系统项目。因此,配置管理可以考虑GJB5000和GJB9001的融合。 基于以上对CMMI 2.0配置管理实践域的理解,我们可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软件过程管理体系的配置管理过程域进行优化:
1.建立并完善配置管理系统
建立一个配置管理系统,是CMMI原有的实践,我们知道要有一套配置管理机制并辅之以配置管理工具来实现它,但我们原来并不理解它的价值。不理解它的价值,就使得我们不清楚使用什么样的配置管理工具比较合适,不清楚制定怎样的管理机制更为合适。
CMMI 2.0对这一实践给出的价值是: 减少控制工作产品和解决方案完整性所需的成本和工作量。 所以,对配置管理实践域的优化要考虑选择合适的配置管理工具: 易于使用,减少培训成本和使用过程中的出错成本; 和管理机制整合,配置管理活动不用多个平台切换; 版本记录清楚,可以随时按需获取历史版本。 对配置管理实践域的优化要考虑适宜的配置管理机制: 配置管理流程足够简化,审批环节恰到好处,以免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影响项目进度。
2.加强变更控制 CMMI 2.0给出控制变更这一实践的价值: 通过确保只进行经授权的变更来降低成本和进度影响。 以往我们清楚软件变更要经过授权,要进行变更影响分析,分析变更对成本和进度的影响……可是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理解上述价值,所以对变更的控制并不是很重视,经常发生需求随意变更不受控制的情况,由此导致项目的进度和成本受到巨大影响。 所以,对配置管理实践域的优化要考虑加强对变更的控制: 禁止未经授权的变更; 变更申请中记录要完整,要给出有效的对进度和成本影响的估计,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是否接受变更的决策。
3.加强配置记录管理 CMMI 2.0对于配置状态记录给出的价值是: 准确描述配置项和变更状态可减少返工。 以往我们对配置状态记录的价值理解得不够,对记录的内容、详细程度也没有什么要求,这就会导致有时查找软件问题时,不清楚某一变更版本对应的状态究竟是什么。 所以,对配置管理实践域的优化要考虑加强配置记录的管理: 明确入库、出库、变更的记录要求; 记录应能满足确定每个版本软件对应的状态; QA应检查记录是否满足上述要求。
4.将配置管理应用于硬件产品管理 CMMI 2.0给我们打开了GJB5000A和GJB9001C融合的大门,配置管理的融合更是一片坦途。 所以,对配置管理实践域的优化要考虑将配置管理实践域向硬件产品推广: 建立硬件基线的概念; 建立硬件受控机制; 建立硬件基线审核机制。 以上就是基于CMMI 2.0对配置管理实践域的4点优化建议。
文章来源:软件工程之思考 |